瞭望 | 权威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原创 2017-03-06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 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
◆ 报告有四个特点,聚焦四大施政方向,七大成绩彰显2016不平凡
◆ 报告起草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决策的过程,不断碰撞、磨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的过程,广泛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 附:☞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文字实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
李克强总理3月5日所作的2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怎样形成的?又传递了哪些重要的改革发展信息?
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司长刘应杰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起到动员全国上下、鼓舞人心、稳定预期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积极向好的趋势没有变,中国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且把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政府工作报告四大新特点
刘应杰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今年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报告起草组多次召开座谈会。比如,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地厅级班学员座谈会和县委书记班学员座谈会;组织了外国专家座谈会和媒体负责人座谈会等等,吸收了大量建设性意见。
与此同时,广泛开展网上舆情调查。根据近年惯例,中国政府网联合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继续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相关部门分门别类整理出来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都认真看,并把好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到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除了国内网民外,还有不少国外网友提出建议,经工作人员翻译后再提交起草组。
“总的来说,报告的形成,经过了无数次反复的讨论、审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是一个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上下各方面共识的过程。”刘应杰因此认为,报告的起草过程,是一个深入调查研究和讨论决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碰撞、磨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字斟句酌、千锤百炼的过程,是一个广泛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附有二维码,扫描后有“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图解新闻。
在这样一个务实求真的过程后,他认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形成了四大突出特点:
一是新,从报告的形式到内容,都贯彻着创新理念。“今年特别增加了一些年轻同志进入到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中,让青年骨干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些青年人更有创新意识,更能把一些最新的东西反映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包括一些新概念、新词汇。”刘应杰解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力求在内容上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新概括和新表述,目的就是让报告反映时代脉搏,更贴近群众、贴近老百姓尤其是青年民众。
二是实,体现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精神,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报告里面有很多扎扎实实的政策措施,换句话说,报告的含金量高。”刘应杰介绍说,国务院领导特别强调,要拿出管用的硬措施来,要求各个部门都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强调政府工作报告要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最新的变化,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
三是精,做到精炼、精准、精细。据刘应杰介绍,政府工作报告一般接近两万字,2016年两万字多一点,原因是涉及到“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部署,“今年的稿子明确要求压缩到19000字以下,目前是18000多字。报告容量有限,就要做到字斟句酌,可以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来不得半点差错;提出的观点、政策措施、文字表达、数字,乃至每一个用词都必须准确权威。”
四是活,文风生动活泼,口语化、接地气、有温度。在他看来,政府工作报告首先突出思想性、增强感染力,同时语言风格上注重平易朴实、简洁明快、深入浅出、贴近群众。政府工作报告一定要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能管用。
七大成绩彰显不平凡的2016年
刘应杰具体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政府工作报告对七个方面突出成绩的表述,彰显出2016年的非凡成就。
其一,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全年6.7%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此,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为《瞭望》新闻周刊解读说,6.7%的增长带来的增量,等同于世界上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经济总量。
其二,就业增长超出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刘应杰说,目前大陆总人口13.8亿人。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城镇登记失业率4%,应该说实现了相对比较充分的就业。一年的新增就业人数就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
其三,结构调整加快。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在稳的同时,“进”表现为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主要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是消费平稳增长,全年增长10.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在陈东琪看来,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的平稳拉动。春节黄金周的出现、网络购物的强劲增长、汽车消费的增长等,都表明中国消费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目前服务业比重上升到51.6%,中国经济比重从大到小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一产已经下降到10%以下,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二产占比在40%左右,三产在50%以上。
三是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大大高于一般性工业的增长。与此相关的是,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这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力量。
其四,科技创新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包括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的成功对接、最大单体射电望远镜的建成、大推力运载火箭的应用、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连续创造世界第一、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成功等。
其五,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领域,中国成为最大的生产国。在机器人方面,中国成为最大的消费国。尤其是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快速发展。
其六,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整体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铁,2016年中国高铁里程已超过2.2万公里,占到全世界的60%。目前中国高铁已贯通28个省区市。从第一列高铁于2008年运行至今,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建设了全世界最多的高铁。其他如水利、能源、通信、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在提升。
其七,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包括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镇化率快速提高,去年城镇化率达到57.35%,1600多万人口进城落户;加大了脱贫攻坚的力度,采取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减少贫困人口1240万,易地搬迁249万人。
聚焦四大施政方向
采访中,陈东琪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解读说,2017年6.5%的增长预期,是建立在2016年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坚实基础之上的。
此前,大部分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形势的乐观判断,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意味着2017年6.5%的增长预期,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较普遍的共识。
针对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他解读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就是要继续营造“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稳定环境,“特别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要在去年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成果。”
比如,“去库存方面,推进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实行分类调控,落实属地责任。降成本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使企业真正有切身的感受。补短板方面,贫困是最大的短板,今年要继续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陈东琪强调要继续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财税改革方面继续完善“营改增”改革,金融改革主要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加强产权制度的保护。
“政府工作报告所作的部署,通篇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刘应杰为瞭望记者分析指出,反映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则体现为四大聚焦方向。
一是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特别是今年面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首先要立足于稳。
陈东琪具体解释说,这就要着力于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同时要寻求更好的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要思路。刘应杰解释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有周期性的问题,也有总量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结构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失衡,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要下更大的力气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在刘应杰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采取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政策措施,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包括精准扶贫、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各方面。
四是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具体讲,就是既要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他最后说。
刊于《瞭望》2017年第10期,原题《聚焦四大施政方向奋进“第一个百年”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