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教好书、讲好课是我的本份”,马桂军老师经常这样说。在马桂军老师的心中,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栋梁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应有为祖国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也是教育工作者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
“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自己心中教育理想执着的追求,从教22年间,马桂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她曾先后获得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优秀教师、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学术骨干、教学名师,省模范教师、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为黑龙江省第十一届党代表。
“她的课让人如沐春风,如饮佳酿”。在她心里,学生是第一位的,育人是神圣的,讲课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一门课也好,一个知识点也好,自己懂了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能给别人讲明白。怎么能把自己懂的知识变成学生可以理解,接受的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说,讲课是一门艺术。“她总是能把最新的教学方法用到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工程,处处围绕着工程实际展开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听得就轻松多了。不管什么样的知识点,被马老师结合实例这么一讲,就饶有趣味,大家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讲‘T形梁钢筋骨架模型’课时,给我们带来了工程模型,用模型分析受力,然后把复杂的计算拆分讲解,给我们理清了思路”……提起马桂军老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
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讲课时能够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的东西实例化。化繁为简需要大智慧,能举出最恰当的例子说明道理是对人们智慧的一种考验。课堂上老师举一两个例子说明问题不足为奇,但要达到可以信手拈来却非易事。那是一种教学能量积累到一定水平的境界,只有经过广泛而深厚的知识积累才能达到。学生们看到的是马老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妙语连珠,但他们看不到的是她课堂下的自我学习与实践探索。从教二十二年来,数不清有多少个假期,马老师利用爱人在公路工程一线工作的便利条件去施工现场考察实践,并拍下大量的照片,为日后学生上课提供丰富的案例分析。“只要放假,我就会带着孩子去爱人的施工现场,只要有公路桥梁方面的新工艺,爱人就会创造条件让我看,看得多了课堂的内容就丰富多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好多了。”
马老师不但悉心教授学生知识,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经常有意识地用一些著名的工程实例和优秀毕业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并主动联系施工单位给学生创造实习机会,让学生亲临艰苦的施工现场,加强学生工程文化教育。
“马老师每年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会带领我们去玉泉山区实习,每天朝发夕归,在山地上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和我们同吃同住……”回忆和马老师一起实习实践的经历,学生们在她身上收获更多的是工程人身上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可贵精神。
“她是满怀工作热忱的人,胸怀坦荡,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她带领下形成的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为岩土教研室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桂军人好”,这几乎是所有认识她的人的一致声音。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学生,说到她时总会用这样一些词:真诚随和、淡泊高洁,公正、大气,与她合作是愉快的,跟着她工作是幸福的。尤其是同一个教研室的同事,谈到她时这种感觉总是份外真切:她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个曾经带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短短4年的时间把一个从零开始的教研室建成了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文明教研室”的精神导师。
03年,学校成立岩土教研室,由马桂军担任教研室主任。面对无经验可循、无专业对口教师的艰苦条件,她带领全体教研室教师在实践中摸索着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最终,在全体教研室教师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所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文件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初步形成规模,工程岩土实验室经扩建和改建,由原来的一个土工实验室扩建成现在的土力实验室、土质实验室、地质实验室和原位测试模拟实验室,开出的实验项目由原来的8项实验增加到30余项。不仅完善了实验室配置,强化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要求,对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做好09年第一届岩土学生的毕业设计,马老师联系其他高校和老师同学搜集资料,并亲自到长安大学“取经”,回来后仔细研究,科学分配给每一位教师,大家各自负责一块设计领域进行研究。“同事们经常是晚上熬夜学习,白天聚在一起集体试讲,共同沟通探讨。”回忆那段艰苦的岁月,同事宫旭黎老师颇有感触:她是教研室的主心骨,工作认真严谨,非常有凝聚力,和她在一起干活虽然累,但大家却感觉非常充实、快乐,能学到很多东西。
马老师还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不遗余力的去提携帮助青年教师。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李德海老师在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周宪伟老师荣获第二名。“她经常组织试讲,互相点评,还让我们去听她的课,在她的带动下,我们教研室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研室主任周宪伟向我们介绍说。
“她是学生心中最有人情味、最能体贴人的老师;她是同事眼中的知心姐姐;她是贫困儿童安凤杰生活中的爱心妈妈”。
马老师是严师,但学生刘海成说,马老师也是我大学期间碰到的“最有人情味、最能体贴学生”的老师。“我之前上过马老师的课,当时学习不是很认真,导致期末考试挂科。之后在上《结构设计》课时,马老师专门为我总结出一套属于我的学习方法,让我很受用,并对那门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很感谢马老师,这门课我期末获得了很高的成绩,并且是我大学中最高的一门成绩。”除了上课,我们总是感觉马老师无处不在,遇到困难都愿意去找她。秦海莹同学说:“我们作毕业设计、准备考研的时候,遇到麻烦就给马老师打电话。不管周末还是晚上,马老师总会耐心和蔼地为我们解答。有时候由于自己不会,加上紧张,问题都表达不清楚。马老师会笑着重复我的问题,给我理清问题的思路,然后帮我解答。”
马老师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影响着她的学生们,让她们在学习中也向往着生活的美好。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个人情绪,但是马老师从来不会把它带到课堂上。有一次马老师的母亲病重作心脏手术。由于她爱人常年在工地,孩子还小,马老师每天就在医院和学校之间两头跑。“我们看着她日渐消瘦的脸庞,真的特别心疼她,好想每个学期都能上马老师的课,但想想又不现实,只好告诉自己,马老师的课一分钟都不能逃,能和马老师一起学习的时间,让我们觉得来之不易。”说到这里,学生葛长超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也许是为能拥有这样好的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吧。
由于土木专业的工作性质,一般企业不愿意签约女生。每当这时候,马老师就会张罗着帮没有找到就业单位的同学落实,还经常动用家属关系为她的学生推荐就业。“北京中资泰克华诚监理公司点名就要男生,但马老师硬是苦口婆心地说服企业领导,招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女生就业”。谈起自己的恩师,毕业生尹冰内心依然感动。
马桂军还是一副热心肠,岩土教研室的青年教师比较多,马老师不仅注重他们业务方面的培训,而且也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青年教师周宪伟结婚时,由于父母不在哈市,马老师就张罗着设计请柬、订饭店、招待客人……她像知心大姐一样,谁有难处只要对她讲,就好使。2009年,马老师偶然听说穆陵市下城子镇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凤杰全家只靠爸爸一人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由于经济拮据,妈妈身患癌症,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在读小学。夫妻俩当即决定与安凤杰同学结成互帮对子,以家庭的形式给予资助,每学期捐助一部分学习费用,直至她大学毕业。逢年过节,马老师和爱人还经常带着孩子去看安凤杰全家,送去大米、白面等生活与学习用品。
“踏实,真实。”这是马桂军教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采访的真切感受。因为踏实做事,所以她可以一路留下坚实的足迹;因为真实做人,所以她得到同行、同事的尊重和学生的爱戴。而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更多的时间与他的学生在一起,与她心爱的教育事业一生相伴。因为对她来说,教育事业是她最大的快乐,教书育人是她最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