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总要有一次,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只愿在最美的青春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燃烧,让你我的梦想得以绽放。”这一段真情感言,来自于一位青年教师暑期远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的日记。因此,当主人公倾情读出这一段文字时,深深地触动着现场每位听众的心灵。由此也拉开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5师德论坛暨第四期“思政文化讲坛”活动序幕。
今年暑期,我校思政部青年教师、学校首届“五四青年奖章”荣誉获得者齐勇,远赴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从江县停洞镇九曰村九曰小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爱心支教之旅。自7月12日从哈尔滨出发,至 7月31日返回哈尔滨,在近20天时间内,齐勇老师以时代青年的一颗赤子之心,以高校教师的一种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比自己年轻近20岁的其他10名大学本科生一起,完成了一次传播知识之旅、开启智慧之旅、奉献关爱之旅、传递温暖之旅。齐勇老师的行动,深深感染着周围同事们。因此,思政部今年的师德论坛暨第四期“思政文化讲坛”,邀请齐勇老师分享暑期支教经历,传递别样人生感悟。论坛暨讲坛活动于9月16日下午在思政部报告厅举行,党总支书记戴明清主持,部门全体老师参加。
在汇报中,齐勇老师以“话初衷”、“梦之田”、“路漫漫”、“山中诗”、“伤别离”、“有所得”为题,从六个方面分享了支教活动的经历和感悟。他所去的凯里市从江县是全市18个县中最贫困、最落后的县城;九曰村全村共九个村民小组、496户人家,几乎全部都是苗族,居住较为分散,孩子入学极为不便,村民思想文化极其落后,经济收入极低,全村成年人中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寥寥无几;九曰小学登记在校生262人,教职工9人,办学条件极其落后,硬件破旧拥挤,校园非常狭小。面对这样的困境,支教团成员开展教学工作的艰难,日常生活的艰苦艰辛不言而喻。作为团队中的老大哥,齐勇老师不仅要担负起劈柴、生火、做饭等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肩负着教小孩子们读诗、背诵成语、普及科教知识、家访,以及纪律检查、协调团队关系等各项任务。资源稀缺、供水困难、饭菜不足、蚊虫叮咬、湿疹缠身……物质生活是艰苦的,但齐勇老师的分享传递给听众的,却始终是“苦中有乐”、“苦中有得”;孩子们调皮贪玩、缺少亲情关爱,学习意识不浓,没有好的读书习惯……对这些“顽童”进行教育教学是艰难的,但齐勇老师的分享传递给听众的,却始终是“不畏艰难”、“力克难题”;山村地瘠民贫、经济落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村民迷信落后的思想意识……改造山村落后的面貌、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观念是艰辛的,但齐勇老师的分享传递给听众的,却始终是火热的情怀,满满的信心。当讲述到与孩子们及村民依依别离、含泪相送的情景时,与会的老师们与主讲者一同热泪盈眶,深深共鸣。
“我会再去,至少要赴那一场队友的十年之约!”“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思政课老师应该走出去,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丰富自身阅历!”“做老师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到自己给学生带来的改变!付出是一种收获,给予是一种快乐!”齐勇老师在汇报结束时的感慨感召,博得与会者热烈掌声。
在齐勇老师支教临行前夕,思政部全体教师共捐款 3900元,并再次启动了“阳光助学基金”。这份浓浓的情谊已转赠给支教小学,用于购书、校园建设等。支教期间,思政部领导、老师们始终关注着齐勇老师的行程,为他鼓劲、祝福。而这一次倾听他的真情讲述,更是唤起老师们对“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这一称谓的深思。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精诚传播真理,精心传授科学理论,我们还要以更大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去担当时代、国家、社会赋予我们的多重使命,让“师者”的光芒闪耀于更广阔的社会空间———这是与会老师们的真切感悟,也是全体思政课教师使命担当情怀的赤诚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