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思想政治教育网>> 思想教育>>正文内容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6日    点击数:

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具有攻坚性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真正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近年来,我们统筹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较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队伍建设从强化学科着眼

  国家设立马克思

 

 

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近年来,我们初步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6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对接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对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对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对应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等。这种对接既是学理上的对接,又是教育教学过程的对接、更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接。一方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准入门坎,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不进、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的博士不进。同时,着力支持(资助)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的博士。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基本已经马克思义理论学科(专业)博士化,他们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教育教学后劲很足,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奠定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课程质量从教学团队突破

  优秀教育教学团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障。一抓教学团队教研。这几年,教学团队积极申请市、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二抓教学团队科研。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发现的难点、热点问题,申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作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科研成果回到课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从原来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学习型(研究型)。三抓教学名师引领。教学名师是教学团队的“领头羊”,知识水平高,理论功底深,教学效果好。我们实行教学名师公开教学制度,特别是推行教学名师指导制,让那些年轻教师率先受益。

  课堂教学从现实问题入手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往往从理论开始,到理论结束。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思想”教育。只注重“理解”理论,而忽视“方法”引导。只注重“政策”宣传,忽视“人文”关怀。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普通老百姓的社会生产、生活、生命、生态问题关注不够,结果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难以切入“主题”。近年来,我们既注重“从认识到实践”,“从一般到个别”,“从领导到群众”,更强调“从实践到认识”,“从个别到一般”,“从群众到领导”。特别注重从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尤其注重从广大青年学生需要、需求出发,围绕课程内容选题,围绕教学目的选题,围绕学术动态选题,围绕学生思想状况选题,实行专题教学。实践证明,每一节课讲清楚一、二个问题,比“蜻蜓点水”的效果好得多。

  思想启迪从学生诉求出发

  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把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继续或者延伸,是我们近年来的工作体会。抓好课外思想、心理,尤其是学生特别关注的恋爱问题、就业问题辅导,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的学生说:“课堂教师讲再深刻、再生动,如果课外我们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老师就不管我们了,那么整个教学就没有效果可言了。”这几年,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骨干教师兼职课外辅导员,准确地掌握了学生的心理脉搏,懂得了学生们最盼什么,最怕什么,实现理论难点面对面,既帮助学生化解了许多思想理论“疙瘩”,又帮助一些大学生解决了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咨询等问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使理论课教学实打实,而不是空对空。

  成绩考核从教育实效设计

  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学习知识,而在于解决思想问题,因此学生考试得学分就不应当“以闭卷考试论英雄”,更不能只有闭卷考试一种方式。我们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和课程特点,彻底改革了过去那种单纯闭卷方式,实行学生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的多种考试方式并存的方式进行:一是开卷考试,允许学生携带有关资料进考场;二是撰写并发表理论文章,鼓励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期间,结合理论学习和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撰写理论文章,并要求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三是撰写调研报告。鼓励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写出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调查报告等。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徐才厚: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
下一篇:把提升创新能力放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突出位置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