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周宪伟,1977年12月出生,男,汉族,中共党员,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讲授《城市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
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莘莘学子返校的脚步,但却阻断不了学生们求知的渴望和教师们教书育人的初心。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下,周宪伟老师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备战在线教学,奋力打响在线教学的攻坚战,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网络“好主播”。
一、全方位育人,让课程思政成为常态
土木(岩土)17-9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城市地下工程结构设计》课程,以一场特别的思想动员课拉开了在线教学的序幕。周宪伟老师利用疫情防控这场思政课的活教材,制作了开学第一篇,向学生们进行了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等,引导学生在防疫抗疫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
二、面对挑战,精心设计网络教学
在线教学是由固定时空转向跨越时空的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能保障并提升教学效果,周宪伟老师没有简单套用和照搬传统课堂,他结合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选教学资源,认真研学了多门相关课程,并最终选取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中的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对于课程资源中没有涵盖本课程大纲的部分内容,录制了课程短视频进行补充。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周老师还选用了云班课平台对每一次课的学习任务进度进行检查,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随堂测试,布置作业,以及讨论等。为了让学生有上课的仪式感,便于讲解和交流,他通过广泛的对比和试验,选择钉钉直播形式。为力求实现在线教学效率最大化、教学效果最优化,每次直播都会根据随堂测试结果分析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提问,讨论和交流,努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度。并建立了课后反馈机制,通过与有代表性学生的交流、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收集学生对本门课程在线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优化、提升在线教学效果,达成课程目标。
三、关注困难学生,确保“一个不落”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无法返校的学生,尤其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的心理,此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行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同时注意观察每名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个别课上学习比较吃力或者无法全身心投入的学生,他都在线下单独与这些同学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与学生谈心、劝导,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从心理上转变学习态度,把他们拉回到正轨上来。班里有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网络差,听课效果不好,周老师了解情况后,每次课都会将课程资料单独传给他,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辅导。还有的学生因为考研、家里缺乏好的学习环境、自控能力差等等原因无法保证学习质量,周老师都会跟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谈心,保证班里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
四、恪守教育初心,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周老师能够充分意识到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是主体,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克服在线教学的技术恐慌和本领恐慌。为了提升自己在线教学水平,周老师参加多次在线教学方面的培训,并购置了在线教学设备。对于网络平台的新功能他都要反复试验,确保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尽量减少课上调试设备、操作不熟练而耽误时间或影响教学效果。对于课程内容他会反复研究,合理设计讲授思路,避免错误。每次的随堂测试题目他都会反复推敲,保证合理并覆盖重要知识点。每次作业他都会亲自工工整整地做一遍,以学生的角度去感受作业的难度和易出现的问题,当把手写版的答案传给学生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于教学的态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疫情期间,我和学生共同成长”,周老师说。他认为自己必须有真实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去感染学生。教学不能仅停留于表面,还要让学生学会反思,从教学到生活,最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应急状态下的情绪反应,学会在逆境和危机中成长。
在线教学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既是应对疫情的短期举措,也是一场长期的教育革命。周老师以此次线上教学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力争做一名教书育人的网络“好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