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2024年8月,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组织开展以“凝爱国之志,化爱国之行”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参观活动。本次活动追寻红色足迹,通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第一站淮海战役双堆集纪念馆 本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第一站前往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开展实践活动。国家有力量,人民是靠山,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战斗、民工支前”的浮雕。抚摸着被阳光温暖的墙壁,好像透过建筑感受到了前辈们挥洒战场的热血,走在平坦的草地上,却仍不忘将士们征战沙场的辛苦,英雄或许会牺牲,但精神永志不忘。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旗帜,当代青少年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基因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时代在变,青少年在变,但爱国的心始终不变,红色基因始终不变,勇于奋斗的精神终究不变。
古有玄奘西行,今有少年南渡。不畏路途遥远将先辈的不朽精神带回母校,将中华人民保家卫国的奉献精神传承弘扬。青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当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担当、“兼济天下”的情怀,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爱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紧跟革命先辈的脚步;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矢志奋斗,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第二站东北烈士纪念馆 在追寻历史的旅途中,第二站“实践团”踏入了庄严肃穆的东北烈士纪念馆。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宛如一座精神的灯塔,引领实践团成员穿越时间线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岁月。
在纪念馆中,实践团成员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烈士们崇高的精神和英勇事迹在展厅中熠熠生辉,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顽强抗争,赵尚志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无数英烈的故事让我们热泪盈眶。烈士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了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前行的道路。
走过一间间展厅,实践团成员沉浸在对烈士们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之中。纷纷感慨道:“这些烈士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守着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我们要将烈士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在新时代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实践团成员身上,犹如燃烧着的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在实践研学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了东北抗战的历史,坚定了爱国主义的信念。新时代的大学生,将铭记英烈的功绩,传承爱国精神,以实际行动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第三站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第三站“实践团”成员们走进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翻开历史厚重的篇章,在缅怀中汲取力量,在反思中坚定信念。 踏入这片曾经被黑暗笼罩的土地,凝重的氛围包围着每一个实践团成员,透过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陈列馆中的每件展品、每张照片、每段文字,都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实践团成员了解到731部队的种种罪行,细菌战、毒气实验,这些残忍的手段令人发指。那些冰冷的实验器械、触目惊心的人体解剖模型,深深刺痛着每个人的内心。那一个个悲惨的故事,使每个人眼中噙满泪水,愤怒与悲痛交织在心头。难以想象,曾经的侵略者是如何在这里进行着灭绝人性的活体实验,将无辜的生命当作他们所谓“科学研究”的牺牲品。 在这沉痛的历史背后,实践团成员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爱国主义的真谛。正因为国家曾经的贫弱,才让侵略者有了可乘之机,给我们的同胞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应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将悲愤转化为前行的力量,永怀爱国之心,身践强国之行。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本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我院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使我院学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守正创新、奋楫笃行”的使命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投身于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