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已有200多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近30%。新建本科院校的合理定位和科学发展,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需要,也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科学发展的大问题。从时代背景来看,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将持续扩大,但主要不是扩大精英教育,而是大力发展大众化教育。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使命是大众化教育,不能模仿老本科的精英教育模式;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上也处在本科高校的末端,不具备精英教育的实力,不能盲目攀高。新建本科院校是本科层次的大众化教育,已超越了高职高专这一阶段,也不能沿袭已有的专科模式。由此可见,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在定位上创新,寻求在老本科和高职高专中间位置“错位”发展,根据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形式、科类是多样的,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形成共识,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办学理念。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映了国际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其生存发展的活力所在。新建本科院校大都隶属地方,主要方向是为地方、区域以及行业服务,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不仅可以直接为地方、区域和行业培养人才,而且还能成为地方、区域的知识创新基地和传播中心,为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是新建本科院校之一,2000年初由两所高工专学校合并升格组建。建校之初,在确定办学定位问题上,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自身工科学校、行业办学的历史及优势,依据大众化教育和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对工程教育的需求,明确提出了“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主动服务交通、冶金等行业和区域,培养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基层,培养具有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大学”的“工程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根据这一定位,制定和实施了“十五”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以及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计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从一般本科到应用型本科的“两个转变”。2006年,在研究制定学校“十一五”规划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论证了学校的发展定位问题。在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上提出了新的“四个转变”,即领导班子由强调深度融合、团结合作向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转变;发展模式由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外延式发展向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发展阶段由强调专科向本科过渡、构建本科教育体系向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转变;发展重点由强调研究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从而使学校的发展定位更加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学校“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明确学校未来发展阶段、目标和任务。
合理定位是手段,科学发展是目的。在坚持和完善准确合理定位的前提下,几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完成建校初期跨越式外延发展任务的同时,积极推动工程教育发展,及时把发展重点转到强化“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上来。
一、探索应用型工程教育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作为“工程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核心环节就是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我校采取试点带动、项目推动的方式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2002年我校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的国家级重点教研项目“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总课题研究,牵头主持子课题1项、参与子课题8项,取得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等一批研究成果,主编和参编了一批应用型本科教材。同时,在校内以试点引路,由点到面,以研究促应用,修订和完善了所有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初步形成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目标和规格上,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兼顾基础性和适应性,贯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的基本要求,强化培养学生对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上,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采取“基础平台+专业模块”两段式,实践教学采取“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系统训练,突出能力本位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紧跟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综合性、工程性、应用性”,坚持科学人文融合,渗透工程文化,贯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建立“个性化、能动式”学习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几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4年我校首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3.2%,2005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36%,排在全省的前列。
二、打造工程应用型特色
(一)建设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重要特色就是突出实践教学。我校在强化实践教学上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保证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质量和效果。二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从传授事实性知识向获得“怎么做”的过程性知识转变,减少验证性、演示性、比较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加强工程背景教育,在专业课中增加工程背景内容,灌输“大工程”、“系统工程”思想;加强各工程中心的综合性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三是加强产学合作。广开渠道,构建社会适应性好、就业针对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多年来与省交通科研部门、省测绘局、日本丰田公司等密切开展产学合作;近年来与威斯特公司合作在我校建立了培训中心,实行“订单式”培养,目前,已培养两届毕业生;最近又与荷兰徕公司中国代理——上海欧亚测量系统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合作备忘录,使产学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现正在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合作在中国建设首家卡特彼勒学院,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四是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和手段。每年对实践教学及其建设的投入都达到1000多万元,完成了工程岩土、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交通等20多个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新建改建工作,实现了电工电子实验室、计算机机房、汽车构造等实验室向全校学生开放。五是强化全体教师实践育人的意识。以激励政策吸引和引导校内外高水平人员充实实践教学队伍,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及时推广实践教学改革好经验和做法。同时,积极改革实验教学队伍管理体制,改变过去专业理论课教师很少进实验室的状况,强调专业教师都要参与实验室建设,并把参与实验室建设作为教学工作量计算。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群
我们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提出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建立一个主干的工科、适当的理科、必要的文科的学科专业结构”的总体目标,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交通、冶金等行业,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把学科专业建设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通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加强特色优势学科专业,以现有学科专业为支撑条件派生发展新专业等途径,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克服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的不足,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建立具有比较优势和工程应用型特色的专业群。“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的以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校级重点专业为骨干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专业群,为实现工程应用型本科特色教育提供学科专业支撑。
(三)建设特色型师资队伍
一是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通过拔尖人才政策、柔性引进方式、“名师工程”等,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队伍,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建设特色专业教师队伍。通过引进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制定和实施教师工程能力培训计划、鼓励和倡导教师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等措施,建设“双师型”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三是建设具有工程意识的基础课教师队伍。把基础课教学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总体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还要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努力造就德才双馨的教师队伍。
(四)建设特色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一是构建具有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特色的实验室、实训基地主结构框架,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专业和特色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二是夯实、完善基础实验室,搭建坚实的基础实验室平台。推进开放式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能够完成设计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项目的开放式实验室。三是开辟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巩固原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既选择一些技术含量高、管理好、有知名度的公司企业,还选择大量民营企业,采取挂牌联合等形式,建立能充分满足产学合作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群。四是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实验室,使实验室小型化的同时,提升实验室的功能和档次,并把仿真模拟技术等引入实践教学。
三、建设工程文化
工程文化是工程教育的灵魂,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工程所具有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特征日益突出,工作内容不断扩展,已经形成了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营销、管理、咨询等为主要过程的工程链。这一工程链的每一环节上都存在大量的技术、经济、社会等问题。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能够运用科学理念和技术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去从事既能满足特定工程需求又能体现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人文、艺术等需要的具体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现代工程教育不能只满足突出实践性特点,还要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赋予丰富的“工程文化”内涵。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工程文化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工程文化建设。在专业教学中,逐步充实渗透工程学、工程伦理学内容,变单纯的工程教育为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人文等丰富内容的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大工程”、“系统工程”的思维意识;根据大学生群体处于品德素质养成时期的特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团组织作用,提高“两课”教学效果,推行导师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针对一些工程行业相对艰苦的实际,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和心理辅导,强化身心素质教育。总之,通过工程文化这一载体,更好地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