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视界>> 文化研究>>正文内容
工程文化视角下的地方工科院校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研究
来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2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8日    点击数: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 年4 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明确了文化传承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任务,在原有高校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上,确立了高校的第四大职能——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同时,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确立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

思想、重要方针和政策举措,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

因此,各专家学者在宏观层面纷纷提出了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新使命、新任务和新特点。那么,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何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特色以及学校自身发展方向,发挥其在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中的作用? 如何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发展的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深思。基于此,本文以工程文化视角来观察与审视地方工科院校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一、工程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而言,工程文化是指工作者在工程研究和应用过程中所形成、积淀与传播的反映工作群体所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并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文化理念[1]。而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其工程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并结合高等院校不同的发展特色与地域特色,工程文化可以理解为高校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积淀、提炼和升华的,并为广大师生认同并遵循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它决定和影响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激励和规范作用。其要素主要包括: 工程理念、专业精神、职业道德、文化修养、人际环境,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既形成一个整体,又彰显各自特色,在工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与广义的工程文化相比较,更具有其工程文化育人的特色。其中工程理念是先导、专业精神是动力、职业道德是主体、文化修养是核心、人际环境是旨趣。

二、文化传承创新的内容及其对育人模式的作用

地方工科院校在构建文化传承创新育人策略的过程中要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即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精神为基础,并以其为支点。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与校园文化,传承地方工科院校特色工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地域特色文化,进一步开展学校特色文化创新、特色学科文化创新,并将其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质量评价体系等各项人才培养工作中,以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在育人策略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进行的学校特色文化创新、特色学科文化创新对其育人模式发挥怎样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是先导,转变教育理念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同时,要以学校特色文化创新、特色学科文化创新为引领,并将其

寓于教育理念之中,以人为本,既要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学习,又要注重特色文化的熏陶,在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特色文化与学科特色文化的创新,使其贯穿于教育理念之中,起到对教育理念的引领作用。

(二)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作用

一般而言,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具有远大理想、高尚思想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工程文化素质,满足生产、管理需要的工程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3]。是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那么,学校特色文化创新、特色学科文化创新也要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并将其融入知识传授、能力培育与素质提高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作用。

( 三) 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大量交叉学科的出现,促使高等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学科特色文化创新,从而形成学科特色文化群,对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与交叉起到了整合与兼容的作用。基于此,特色文化创新、特色学科文化创新对学校各学科的未来发展、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与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高等学校育人模式的三重维度

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尽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但其人才培养依然是高校发展不可动摇的核心职能,并且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工作,而且与地域环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分析高校育人模式的构成要素而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别敦荣教授认为育人模式主要有三个维度,即宏观维度、中观维度和微观维度。宏观维度是指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育人的开放程度与功能日益增强,外部的政策环境、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其的影响也日益增多,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校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与融合也越来越紧密,有些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育人模式,如产学研结合模式、官产学研结合模式、CDIO 工程模式等。总之,无论何种模式都是以高校作为其载体,主要目的是为了汇聚各方资源、条件和优势,为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更优越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为满足国家与社会的不同需求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中观维度是指育人模式在高校层面建立和形成的多种教育教学要素的关系样态。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育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要素,各高校分别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各个教育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不同类型的育人模式。如应用型育人模式、学术型育人模式、工程型育人模式等。

微观维度是指在高校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所形成的关系样态,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任何育人工作都要通过师生教与学的共同努力方能产生效果。目前,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从微观层面提出学、思、行结合、知行统一的改革措施,赋予了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新内涵,对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完善高校育人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是对高校育人模式三个维度的阐述与分析。当然,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交叉、相互渗透、不可分开的,在其育人模式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本文主要侧重从中观层面,重点阐述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和学校内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与构建地方工科院校承担文化传承创新新使命的育人模式,为其在新的文化体制改革下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四、工程文化视角下的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刘献君在《中国教育报》上刊发《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一文,文中认为,“文化是教育之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即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我们必须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4]那么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如何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特色与工程教育发展,在工程文化视角下进一步探讨文化传承创新育人模式,建立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这既是新时期培养高级人才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工科院校人才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一)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具有地域性、应用性、行业特色性等特点,确立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其主旨是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进而达到学以致用、学以致胜,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掌握其所学专业的核心知识与核心技能,尽快地适应社会、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工程素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致力于塑造知识、能力与品德于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并且各高校在这一总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适当结合自身特色、强势专业、地域特点、工程文化,进一步创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__分模式,以有机形成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真正建立起卓有成效并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

(二) 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对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和各行业主体制订的专业标准,在微观层面上提出具体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与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具有较好的工程人文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环境安全与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与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5.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及较强的领导、组织才能,并具有解决与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组织参

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 6.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技术改造等; 7. 具有终身学习与信息获取的能力;8. 了解本专业领域的行业准则、相关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 9. 具有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10.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 11. 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12. 具有自身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各项品质。基于此,这12 项标准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使其在宏观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具体化,是地方工科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与行业特点的体现。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地方工科院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并使其融入每一项细化的人才培养规格之中,真正建立起具有工程文化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 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在人才培养、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与载体。如果说前两部分指明了地方工科院校的培养方向,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从这一部分开始我们来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即培养方式、方法的问题。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应把握三点重要原则: 一是以公共教育课为基础,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适当增加工程类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着实保证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与理论传授; 二是建立“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是依据学生的共性教育培养和掌握学科相关基础知识的要求而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和水平,“模块”是为了实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出专业个性培养的特征,即突出第二课堂的办学特色; 三是注重工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并增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等的学习体验与教学,不断加强工程文化内涵建设,即不断增强第三课堂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无论是哪一点要求,都要试图纳入地方工科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进而形成综合、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并且不断深入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工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紧密结合,使课程体系更加标准化、系统化。

(四) 整合课程内容在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优化课程体系之后,接下来就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重点要从地方工科院校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着手,应首先对其进行试点,将各种能力与课程体系的相关要求落实到相关教学与课程之中。例如,以化学化工类学科为发展特色的地方工科院校,应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地域特色以及文化发展特色,将其课程内容整合为化工原理与方法类课程群,并由课程团队代替原来单一教师个体的组织教学,逐渐形成具有高校自身发展特色的课程群,以利于促进学生整合性、系统性思维的养成。

在注重专业课程内容整合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共课程内容的整合,不断探索进行公共课程的系统配套改革。例如,大学英语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科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如分为文、理、工、管理等专业模块进行教学; 数学课程应开设提高班实验并实施工程技术案例化教学; 计算机课程也应开设学科分科课程,并进行提高班的训练与教学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将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其综合能力,突出其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特色与办学理念。

(五) 改革教学方法

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与课程内容整合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应更加关注授课对象的情感、智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时刻应“以人为本”,同时,应不时地关注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并在相关特色专业积极推进具有领先地位、国际特色的教学方法,并融入工程文化发展特色。例如,CDIO 项目教学法以及PBL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即以产品的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学习与运用工程知识、进行工程实践、解决工程问题,使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产学研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

(六) 改进考核方法

在考核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应注重改变过去的单纯以学习成绩的考评方式,即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而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例如,以设计产品、问题解决方案、学习报告、实验报告、平时表现与作业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生评价考核体系的变革,并与教学方法改革形成互动与良性循环。在改进过程中,应着重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程度,测量教学过程中塑造了学生什么方面的能力,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七) 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而客观地评价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改进。首先,应从宏观层面进一步完善国家组织的工程专业认证、发展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机构,通过质量报告与社会调研来客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 其次,应从学校层面完善质量和管理机构以及教学督导机构的监督与评价,并与其他高校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共享,共同建立质量评价机构,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就像宁波工程学院与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浙江大学科教战略研究中心联合成立了宁波工程学院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对质量进行评价与改革[5]; 再次,应在政策方面予以重视和倾斜,尽快出台地方工科院校质量评价标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与强化教育改革,并不断分析地方工科院校中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将这些好的建议与方法反馈到新一轮的工程专业认证与教学评估当中,纳入质量评价体系的创建之中。

四、结语

地方工科院校承载着本地区、本地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承担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与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6]。因此,其育人模式的建构与发展关系到地方工科院校未来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特色,应在顶层设计、课堂联动、内外兼顾与引培结合等几方面进行有益地探索,进一步提高、强化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思路、工程文化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的工程素养,建立健全其制度导向,努力把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闫广平.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的工程文化育人模式研究与探索[J]. 现代教育管理, 2012( 11) .

[2]王菁华,周军.“‘卓越计划’123 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4) .

[4]朱传义.人文文化在工程文化教育中的作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3) .

[5]樊海源,陈丽媛,郑相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构建高校工程文化教育模式[J]. 成人教育,2012( 9) .

[6]杨叔子.谈谈我对“CDIO——工程文化教育”的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 9) .

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上一篇:关于现代工程教育的几个认识问题的讨论
下一篇:大力推进“三型校园”建设 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管理指南 | 管理登录 黑ICP备1100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