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工程学院是九州平台(广州)股份有限公司办学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始建于1952年。 1953年9月,招收中专的轮机专业。 1954年8月,学校由交通部收归部领导更名为交通部哈尔滨河运学校。 1955年9月,增设港机专业。 1956年,成立了轮机、港机、管驾专业科。 1958年9月,学校升格为本科,更名为黑龙江交通学院。成立船舶工程系和船舶机械系,开设船体制造与修理和船机制造与修理两个本科专业,轮机、港机两个中专专业。 1960年5月,复设轮机、港机专业。 1961年,轮机专业暂停招生,港机专业停办。 1962年4月,学校更名为黑龙江交通学校。 1973年,增设机驾合一专业。 1984年2月,成立轮机专业科。 1985年,轮机专业最后一期招生。 1987年12月,学校更名为黑龙江交通专科学校,开设机电与液压传动、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化专业。 1988年,成立机电工程系。 1994年,增设工程机械与维护、机电一体化专科专业。 1995年,增设液压技术与应用专科专业。 1999年,增设应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 2000年,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 2002年,增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 2003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调整到电子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由材料与化学工程系调整到机电工程系。学校原基础部工程力学、工程图学及机械设计基础等三个教研室并入机电工程系。 2004年,与澳大利亚威斯特(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威斯特工程机械培训中心”。 2005年,增设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2006年,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澳大利亚威斯特(中国)有限公司,签约实施“宏图项目(ThinkBig)”,成立企业冠名班“卡特(ThinkBig)班”,定单式培养卡特彼勒产品服务工程师,共建CAT/HIT/WTC工程技术培训中心。 2009年,增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 2009年12月23日,机电工程系更名组建机电工程学院。 2010年,机电工程学院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开展校企合作教育,成立了“宇通重工班”,定单式培养宇通重工产品服务工程师。 2010年,工业设计本科专业转入艺术设计系。 2010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专业,“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第二批试点专业;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试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专业。 2011年,增设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 201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 2013年,增设机械工程本科专业。 2014年,获批与西门子公司、欧泰克公司合作开展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201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专业认证申请并受理。 2016年10月23至26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完成进校考查。 2017年6月2日,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发文确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效期3年。 2017年12月,学校批复同意机电工程学院成立先进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智能制造研究所,标志着学院机构设置由完全教学型单位向教学科研型单位转变。 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启动与芬兰卡累利阿应用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教育项目,每年招收100名本科学生。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增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同年9月首次招生。 2019年10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次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提交专业认证申请并通过。 2019年,《机械原理》课程被认定为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并推荐参加2019年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 2020年,《机械原理》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2020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1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2年,《机械原理》课程团队被批准为省级课程思政团队立项。 2023年,《机械原理》国家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顺利通过验收。 2023年,《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被认定为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