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命名第九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的通知》,命名全省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网络等各类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87家,其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6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被命名为“第九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实现了学校在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建设上零的突破。
近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思政工作体系铸魂立心,深化思想理论武装启智强心,强化价值引领培塑赋能盈心,涵育大学文化弘文润心,扎实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效稳步提升。《“四心”联动育时代新人》等经验做法被《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奋斗》等媒体刊载报道。
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做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思政课铸魂育人使命深度融入学院各项工作中,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和新途径,多维度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守初心使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统筹设计,重视推陈出新,以创新思维推进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任务。我校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全省第二批、在全国先期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课程以专题制教学形式开展,不断强化教学基础、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建设,教学团队成员在全省思政课“精彩系列”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大力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分众式相结合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纪念馆、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北大荒史料馆、大庆铁人精神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思政主题式实践课,提升了思政实践课堂的育人效果。2023年,学院与北大荒文史中心签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二、突出党建引领,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的内涵和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和党员教师的作用。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实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教师党支部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三支部入选全省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按照“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标准,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抓手,发挥“头雁”的领航作用,榜样引领,典型赋能,进一步彰显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打造“红色课堂”,感悟精神伟力
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平台建设,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学院建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教室。主题教室占地120平方米,以48块展板,集中呈现了中央宣传部发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光辉历程中凝练的46个伟大精神。主题教室以丰富的图文资源作为教学载体,让师生在沉浸式参观中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各支部在此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党日活动,感悟思想伟力,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教室已成为学生喜爱的党的革命实践、创新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成为学院思政工作的新载体,成为学校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的重要课堂。
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龙江振兴发展
学院积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龙江新发展格局,激励教师立足岗位做贡献,积极履行理论普及、思想引导、凝聚共识的工作使命。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除完成校内宣讲任务外,多名教师赴黑龙江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建投集团党校、漫步巴黎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学院3名教师受聘为省委理论宣讲师资库成员。为推动大学与高中的思政课相贯通、相融合,学院与哈尔滨市第12中学联合启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及两校思政课共建工作,双方签署了共建协议,在一体化集体备课、教师结对互帮互助、联合开展实践活动、思政课教学资源互通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共同育人合力,为龙江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五、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建设,活动育人有实效
依托主题教室核心内容,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实践紧密结合与融通,学院每年开展“工程杯”大学生红色理论主题宣讲大赛,参赛选手围绕伟大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展开宣讲,通过宣讲红色故事,以“声”动人,让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学院广大思政课教师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新思想•我来说”系列主题活动,全程参与学生作品创作,引导学生在“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坚持价值引领与内涵发展相协同,搭建了“思远讲坛”学术活动平台,努力营造先进、鲜活、丰富、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
六、发挥育人主体作用,打造过硬思政课教师队伍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锻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三会一课”、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为抓手,开展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思政课铸魂育人使命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每年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质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开展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月等活动,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筑牢广大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筑牢遵规守纪的底线意识。学院还开展了“大学生最难忘的思政课教师”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强化了对铸魂育人事业的满腔赤诚。学院副院长周立平教授被评为黑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
七、创新育人载体,着力打造工作室育人品牌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思想引领铸魂育人,充分挖掘学科特色元素创品牌,学院精心打造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文化育人、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生命教育、法律服务5个学科特色明显的教师特色思政工作室。学院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教研部主任主动担当,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作为,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教师特色思政工作室与学院下设的6个学生社团联动发力,依托学生社团活动,为教师工作室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开展接力朗读、诵读经典、学习分享,国学实践等活动,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日新知行社曾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国学社团称号,各社团成员在“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