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是民生最关切的问题。学校党委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面对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严峻复杂形势,学校按照“坚持一条主线、构建四级联动机制、确立三方包保责任制、实施五项工程”的“一四三五”就业工作体系,统筹推进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实施就业工作内涵提升工程。完善就业核查体系。严格落实就业工作“四不准”要求,健全就业统计工作责任制,开展校院两级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统计核查,实现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确立就业跟踪机制。各学院建立毕业生电子跟踪档案,了解毕业生从业几年后的职业发展状况、职业生涯业绩、职业满意度等,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健全就业反馈机制。从学校、院系、专业三个角度,对就业率、行业分布、区域流向、毕业生收入情况等维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两方面反映学校人才培养情况。
实施就业开源拓岗工程。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红利。为毕业生制作《2021国家就业项目指南》,加大对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特岗教师、自主创业、征兵入伍等国家就业项目的政策解读和宣传。积极拓展省内就业市场。切实加强省内地市、县域经济调研。有针对性的建立省内各地生源群,实时发布地市企业招聘信息、引才优惠政策等。举办省内各地市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搭建毕业生与省内单位的供需平台。积极拓展省外就业市场。加强对省外就业市场回访及开拓,重点巩固和开拓近三年我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区域、近三年接收我校毕业生比较集中的用人单位、当前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新兴产业,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的用人单位。同时重视省外经济发达地区县域市场开发。
实施就业精准帮扶工程。实行“一人一策”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动态台账,准确掌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择业意向和就业状态,实行“经济上扶持,信息上首推,心理上疏导”的三位一体扶持措施。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重点群体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尽快就业。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为每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对“慢就业”“懒就业”“不就业”的学生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不时地进行鞭策,点对点地沟通引导,树立不是找一个饭碗,而是找一份事业的信念。
实施就业服务升级工程。持续举办系列招聘会。举办网络大型招聘会同时,召开线下大型春季招聘会,随时举办企业专场及地市中型招聘会,各学院召开小而精的专场招聘会,学工部牵头联合其他高校共同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招聘活动,增强职岗匹配度、精准度。实现就业信息的精准匹配。从校院两级层面对信就业信息进行加工筛查,做到精准推送,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信息“无缝对接”,精准到人、精准到岗。全面实行学生就业手续在线办理。为学生在线上办理报到证补办及改签手续,通过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进行网上签订协议和毕业派遣,实时监控2021届毕业生网上签约情况。
实施双创教育助力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学与实践协同联动。完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通过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赛事,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精准服务。细化完善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教育引导创业学生用好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拓宽创业融资渠道,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精准服务。利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项目成果落地实践,充分发挥好大学科技园先进技术转移应用推进器的作用,促进创新创业成果产业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